专利摘要:
揭示配置無線電信網路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之方法、基地台使用者設備、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及電腦程式產品。配置無線電信網路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之方法,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複數個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邏輯通道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訊息係標示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之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此方式使得使用者設備或基地台能夠獨立於例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等網路內的其它網路節點之外,選取傳載送來自邏輯通道的資訊之傳輸通道。在選取傳輸通道時,藉由避免需要牽涉其它網路節點,可以根據知道基地台或使用者設備之內的目前條件,快速改變傳輸通道。此方式能夠快速切換傳輸通道以增進網路的性能。
公开号:TW201320784A
申请号:TW101128254
申请日:2012-08-06
公开日:2013-05-16
发明作者:Shin Horng Wong;Huy Thang Pham;Vikas Dhingra;Jing Zhang;jin-dong Hou
申请人:Alcatel Lucent;
IPC主号:H04W72-00
专利说明:
配置傳輸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電信網路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配置傳輸之方法、基地台、使用者設備、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及電腦程式產品。
無線電信系統是已知的。在這些習知的系統中,無線電涵蓋依地理區域提供給例如行動電話等使用者設備。基地台位於每一地理區域中,以提供所需的無線電涵蓋。在基地台所服務的區域中的使用者設備從基地台接收資訊及資料以及傳送資訊資料給基地台。
由基地台傳送給使用者設備的資訊及資料發生於所謂的下行載送之射頻載送上。由使用者設備傳送給基地台的資訊及資料發生於所謂的上行載送之射頻載送上。
在習知的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者設備在地理的基地台涵蓋區或細胞之間移動。提供給使用者設備的服務由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監督。RNC與使用者設備及基地台通訊,且決定那一基地台是每一使用者設備主要連接的。此外,當使用者設備從一細胞移至另一細胞時,RNC作用以控制基地台及使用者設備及與基地台及使用者設備通訊。
為了便於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資訊和資料的傳輸,能夠配置使用者設備以在一些不同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中之一狀態中操作是可能的。這些不同的連結或通訊狀態(例如cell_DCH、cell_FACH、cell_PCH或URA_PCH狀態)支援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不同型式的傳輸,以符合期望的使用者交通活動。
雖然現有的技術可以方便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但是,低於期望的網路性能。因此,希望提供配置傳輸的改良技術。
根據第一態樣,提供配置無線電信網路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之方法,方法包括: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複數個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邏輯通道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回應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訊息係標示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之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
第一態樣認知到現有方式的問題是缺乏快速重配置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之彈性。舉例而言,在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中,具有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結的使用者設備被配置成cell_DCH、cell_FACH、cell_PCH、或是URA_PCH狀態。Cell_PCH及URA_PCH狀態是用於具有少量或無交通活動的使用者設備,且使用者設備被置於不連續接收循環。然後,將具有交通的使用者設備置於cell_DCH或cell_FACH狀態,其中,使用者資料被傳送及接收。cell_FACH狀態通常由具有低的、叢發的交通活動之使用者設備使用。
在第7版中,提出增強的cell_FACH,使使用者設備能夠在cell_FACH狀態中接收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SDPA)。這使得使用者設備能夠接收大量叢發的下行資料。第8版提出對增強的cell_FACH之高速上行封包存取(HSUPA),使得使用者設備也能夠在cell_FACH狀態中傳送大量叢發的上行資料。由於智慧型電話比在cell_DCH狀態中時更有效率地使用HSDPA及HSUPA資源,所以,智慧型電話的叢發本質適合增強的cell_FACH狀態。預期智慧型電話裝置數目會顯著地增加,因此,預期更多的使用者設備將使用增強的cell_FACH狀態。
在增強的cell_FACH下操作的HSUPA中,基地台具有共同之增強專用通道(E-DCH)資源庫。共同E-DCH資源由高達32 E-DCH通道組成,32 E-DCH通道由支援增強的cell_FACH中的HSUPA之所有使用者設備共用。在某些版本中,E-DCH資源被限制在僅以2ms的傳輸時間間隔(TII)或10ms TTI操作。也就是說,2ms及10ms TTI操作的混合是不可能的。將瞭解,相較於10ms TTI的操作,2ms TTI操作給予更高的通量及較低的延遲。但是,10ms TTI操作比2ms TTI操作提供更大的涵蓋區。
無法進行增強的cell_FACH中的HSUPA之使用者設備可以使用隨機存取通道(RACH)以用於上行傳輸,而能夠進行增強的cell_FACH中的HSUPA之使用者設備被限制在使用共同的E-DCH資源以用於上行傳輸。假使期望更多的使用者設備將使用增強的cell_FACH狀態,則共同的E-DCH資源容易在繁忙的時段擁塞。
版本11認出增強的cell_FACH中的這些限制且提出進一步的改良。在版本11中,提出目前的2ms TTI及10ms TTI。而且,支援增強的cell_FACH狀態中的HSUPA之使用者設備被允許使用RACH,藉以提供增加的資源給基地台,以助於共同E-DCH資源的擁塞減輕。
RACH、2ms TTI中的E-DCH、10ms TTI中的E-DCH、MAC-e/es中的E-DCH以及MAC-i/is上行資源由RNC配置。因此,需要RRC無線電載送(RB)重配置以將一UE改成另一UE。但是,這些資源由基地台管理。此外,RRC RB重配置通常是緩慢的且不會足夠快地適應使用者設備及基地台的需求。舉例而言,假使使用者設備在細胞邊緣,則在使用者設備通量變差之前能夠從E-DCH-2ms快速地切換至E-DCH-10ms,會是有利的。
因此,提供配置傳輸的方法。方法包括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使用一個以上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通道之傳輸的步驟。傳輸通道可以與使用者設備的特定通訊狀態相關連。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送的資訊之邏輯通道相關連。方法可包括將邏輯通道從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一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另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傳送的訊息的步驟。傳送的訊息可以提供該傳輸通道的標示,來自邏輯通道的資訊係將提供給該傳輸通道。
因此,對於使用者設備的每一通訊狀態,可以將使用者設備預配置以提供來自邏輯通道的資訊給與特定通訊狀態相關連的一些不同的傳輸或交通通道中的任一傳輸通道。這使得要被預配置的不同傳輸通道能夠被選取,以傳送邏輯通道提供的資訊。藉由再映射邏輯通道至該新的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可以改變用以傳送來自邏輯通道的資訊之傳輸通道。
將瞭解,此方式使得使用者設備或基地台能夠獨立於例如RNC等網路內的其它網路節點之外,選取載送來自邏輯通道的資訊之傳輸通道。再選取傳輸通道時藉由避免需要牽涉到其它網路節點,可以根據知道基地台或使用者設備之內的目前條件,快速改變邏輯通道至傳輸通道的映射。此方式能夠快速切換傳輸通道以增進網路的性能。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的步驟包括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層1及層2訊息中之一。因此,層1及/或層2訊息可以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以標示要被使用的新傳輸通道。將瞭解,此層1及層2發訊的使用能夠使快速改變傳輸通道有效。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的步驟包括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非層3訊息。因此,可以使用層3訊息以外之訊息(典型上,牽涉RNC或其它更高層的網路節點),其顯著地加速傳輸通道的再選取。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之步驟包括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上傳送的資訊。因此,除了傳送明顯的訊息之外,可以在與目前正使用的傳輸通道不同的傳輸通道上提供替代資訊,在該通道上接收該資訊將標示新的傳輸通道要被使用。舉例而言,這也允許使用者設備標示至基地台之上行傳輸通道中的改變,或是基地台標示至使用者設備之下行傳輸通道中的改變。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一方向上的通訊,以及,再映射步驟包括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經由對應於複數個的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相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一上介於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間傳送的訊息,該複數個相對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二方向上的通訊。因此,再度地,經由在對應於被使用的新傳輸通道之對立的傳輸通道上收到的傳輸,可以標示傳輸通道的改變,而非傳送明顯的訊息。舉例而言,在等同於例如上行中的RACH或E-DCH傳輸通道的下行傳輸通道可以用以傳送至使用者設備,這對使用者設備標示去將上行傳輸通道切換至等同的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括指令使用者設備的預配置之調整的步驟,以支援被調整的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因此,與通訊狀態相關連的預配置傳輸通道可以改變。能夠改變預配置的傳輸通道使得降低的傳輸通道集合能夠在任一特定時間被預配置,這有助於降低因為此預配置的結果所消耗資源。藉由使得預配置傳輸通道能夠被改變,為了使用而被預配置之特定子集合的傳輸通道可以被調整至用於該通訊狀態的任何可能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電載送及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一方向上的傳輸,方法包括一步驟,將支援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上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二方向上的傳輸之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對立無線電載送上對立的邏輯通道,再映射至對應於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因此,改變一方向上用於傳輸的傳輸通道也造成在相反方向上用於傳輸的傳輸通道的必然改變。舉例而言,促使上行傳輸通道的再映射會導致下行傳輸通道的隨之再映射。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的步驟包括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根據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決定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提供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增進的傳輸。因此,在從使用者設備接收資訊時,可以決定用於該使用者設備之最適當的傳輸通通,以及藉由再映射邏輯通道至該新的傳輸通道而選取該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層1訊息包括在擷取標示器通道(AICH)、E-DCH絕對授權通道(E-AGCH)及E-DCH相對授權通道(E-RGCH)中至少之一上傳送的訊息以及高速共用控制通道(HS-SCCH)次序中至少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及不同資料封包大小中至少之一的傳輸通道。因此,傳輸通道可以支援具有不同特徵的傳輸。舉例而言,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或不同資料封包大小的傳輸通道可以都被視為可以被預配置的不同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隨機存取通道(RACH)及增強專用通道(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不同特徵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2毫秒傳輸時間間隔、10毫秒傳輸時間間隔、MAC-e/es及MAC-i/is中至少之二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括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用於複數個通訊狀態中每一狀態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的步驟。因此,對於每一通訊或連結狀態的傳輸通道,可以預配置映射。
根據第二態樣,提供基地台,可以操作以配置無線電信網路之無線電載送上與使用者設備之傳輸,基地台包括: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複數個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邏輯通道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訊息係標示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之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層1及層2訊息中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非層3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上傳送的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一方向上的通訊,以及,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經由對應於複數個的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相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一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輸的訊息,該相對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二方向上的通訊。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指令使用者設備的預配置之調整,以支援被調整的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
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電載送及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一方向上的傳輸,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支援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上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二方向上的傳輸之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對立無線電載送上對立的邏輯通道,再映射至對應於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根據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決定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提供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增進的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層1訊息包括在AICH、E-AGCH及E-RGCH中至少之一上傳送的訊息以及HS-SCCH次序中至少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及不同資料封包大小中至少之一的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RACH及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不同特徵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2毫秒傳輸時間間隔、10毫秒傳輸時間間隔、MAC-e/es及MAC-i/is中至少之二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用於複數個通訊狀態中每一狀態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
根據第三態樣,提供使用者設備,可以操作以配置無線電信網路之無線電載送上與基地台之傳輸,使用者設備包括: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複數個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邏輯通道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訊息係標示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之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層1及層2訊息中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非層3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上傳送的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調整使用者設備的預配置,以支援被調整的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
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電載送及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一方向上的傳輸,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支援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上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二方向上的反向傳輸之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對立無線電載送上對立的邏輯通道,再映射至對應於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層1訊息包括在AICH、E-AGCH及E-RGCH中至少之一上傳送的訊息以及HS-SCCH次序中至少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及不同資料封包大小中至少之一的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RACH及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不同特徵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2毫秒傳輸時間間隔、10毫秒傳輸時間間隔、MAC-e/es及MAC-i/is中至少之二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用於複數個通訊狀態中每一狀態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
根據第四態樣,提供對應於第三態樣的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步驟之方法。
根據第五態樣,提供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可以操作以配置無線電信網路之無線電載送上與使用者設備之傳輸,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包括: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複數個傳輸通道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邏輯通道提供要由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包括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上傳送的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調整使用者設備的預配置,以支援無線電載送的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
在一實施例中,該無線電載送及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一方向上的傳輸,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包括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支援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上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二方向上的傳輸之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對立無線電載送上對立的邏輯通道,再映射至對應於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根據來自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決定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提供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增進的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及不同資料封包大小中至少之一的傳輸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RACH及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不同特徵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2毫秒傳輸時間間隔、10毫秒傳輸時間間隔、MAC-e/es及MAC-i/is中至少之二配置的E-DCH。
在一實施例中,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使用者設備以支援用於複數個通訊狀態中每一狀態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
根據第六態樣,提供對應於第五態樣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執行的步驟之方法。
根據第七態樣,提供電腦程式產品,當在電腦上執行時,可操作以執行第一、第四或第六態樣的方法步驟。
另外特別的及較佳的態樣說明於後附的獨立及附屬申請專利範圍項中。附屬項的特點可以與獨立申請項的特點適當地結合,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明顯揭示的其它結合以外的結合。
當將裝置特點說明成可操作以提供功能時,將瞭解這包含提供該功能、或適合或被配置成提供該功能之裝置特點。
圖7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無線電信系統10。使用者設備40經由無線電信系統漫遊。提供基地台20,其支援無線電涵蓋的區域或細胞30。提供一些此基地台20,以及這些基地台20在地理上散佈,以提供寬廣的遮蓋區給使用者設備40。當使用者設備在由基地台服務的區域30之內時,經由相關連的無線電鏈路或載送,在使用者設備與基地台之間建立通訊。每一基地台典型地支援的地理服務區30之內的一些扇區。當然,將瞭解圖7顯示存在於典型的通訊系統中之使用者設備及基地台的總數之小的次集合。
無線通訊系統由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65管理。藉由在回載通訊鏈路60上與複數個基地台通訊,RNC 65控制無線通訊系統的操作。網路控制器也經由每一基地台而與使用者設備40通訊,因而有效地管理整個無線通訊系統。
使用者設備40典型地傳送資訊及資料給基地台20,以致於其在無線電信網路之內可以被再安排路徑。舉例而言,當使用者正使用設備以撥打電話、或其它資料時,使用者設備需要傳送資料給基地台,以便轉送文字訊息、語音資訊。基地台20結合RNC 65設定的參數,而以助於最佳化無線電信網路10的操作之方式,分配資源給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設備40在稱為「上行載體」的一或更多載體上傳送資料給基地台。 概論
在更詳細地說明實施例之前,首先提供概論。如上所述,使用者設備在一些不同的通訊狀態中之一中操作。為了特定的使用者設備交通條件或是操作需求,最佳化這些通訊狀態中的每一狀態。當在這些不同的通訊或連結狀態中操作時,使用者設備可以取得不同的傳輸通道。雖然現有的技術使不同的傳輸通道能被選取以支援與使用者設備的通訊,這通常要求無線電資源連結無線電載送(RRC RB)重配置。但是,RRC RB重配置通常是緩慢的且不夠快地適配使用者設備及基地台的需求。這是因為RRC RB重配置牽涉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及層3發訊。而且,由於基地台管理這些資源,所以,RNC不知道例如上行資源。
因此,提供技術,其將相同通訊或連結狀態(例如使用者設備的RRC狀態)中預配置的無線電載送多工化(亦即,不同傳輸通道之間的改變或是具有不同配置的傳輸通道之間的改變)之自主選取能力加入。使用者設備典型上在RRC連結設定處理期間被預配置,且每一邏輯通道(例如共同控制通道(CCCH)、專用控制通道(DCCH)、專用交通通道(DTCH)、等等)映射至不同的傳輸通道資源(舉例而言,上述三個邏輯通道可以映射至隨機存取通道(RACH)、具有2 ms傳輸時間間隔(TTI)的增強專用通道(E-DCH-2ms)、E-DCH-10ms、等等);將瞭解這些傳輸通道在增強的cell_FACH狀態中是可取得。因此,邏輯通道可以映射至連結狀態中五個不同的傳輸通道中的任一通道。將瞭解,在cell_DCH狀態中,包含MAC-e/ee中的E-DCH及MAC-i/is中的E-DCH之不同的傳輸通道可以被映射。
舉例而言,圖1顯示有三種不同型式的使用者設備之cell_FACH狀態中的單一映射。使用者設備UE1是前置版本7使用者設備且不支援cell_FACH狀態中的HSUPA。使用者設備UE2及UE3是後置版本7使用者設備,其支援cell_FACH狀態中的HSUPA。在本實例中,上行的邏輯通道映射至用於每一使用者設備的僅一型式的傳輸通道。但是,圖2顯示使用者設備UE4,其為版本11使用者設備,其中,邏輯通道映射至一個以上的傳輸通道。由於使用者設備UE4具有多個映射可能性,所以,使用者設備UE4經由任何傳輸通道以傳送其交通(也就是說,邏輯通道CCCH、DCCH及DTCH映射至不具RRC RB重配置之RACH、E-DCH-2ms或E-DCH-10ms)。因此,藉由預配置這些映射及提供使用者設備與基地台之間用於改變映射的本地機制,基地台是可能切換特定使用者設備正使用的傳輸通道(因此切換資源型式),而不傳送訊息給RNC。取代地,舉例而言,基地台傳送層1指令(例如AICH、E-AGCH或E-RGCH實體通道上上傳送的其它訊息或是HS-SCCH次序)給使者用設備,以從一型式的傳輸通道或資源切換至另一型式的傳輸通道或資源。
此方式認出基地台管理上行資源且處於在受支援的使用者設備中分配這些資源的最佳位置。此外,本方式提供切換這些傳輸通訊或資源的最快機制以及允許基地台快速地反應以改變其資源。舉例而言,假使有高度的干擾,則基地台將使用者設備資源從E-DCH-2ms快速地降低至3-DCH-10ms。
而且,由於網路及使用者設備被預配置以使用多重映射來操作,所以,使用者設備也可能改變其傳輸通道或資源。雖然在所有情形中可以是不需要的,但是,使用者設備也可以通知網路或是來自網路的請求(舉例而言,基地台)改變正被使用的映射。
由於在基地台或是使用者設備層1控制下執行此方式,所以,此方式提供傳輸通道的自主選取。雖然技術已存在而以多個交通通道選項來預配置使用者設備,所以,這些選項的選取是根據使用RRC發訊的傳輸通道之明顯的RNC配置、或是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細胞再選取或狀態轉換(亦即,RRC狀態改變)。相反地,此方式使得使用者設備能夠在相同的RRC狀態中根據使用者設備準則或是回應基地台標示而自主地選取傳輸通道或是多工選項。
經由此方式,可看到用以支撐使用者設備與基地台之間的通訊之傳輸通道可能自主地及快速地改變,不需等待與RNC之較慢層3通道。
典型地,基地台將通知RNC所需的映射組合。舉例而言,RNC可以僅具有二個映射(舉例而言,RACH及E-DCH-2ms),但是基地台視為其它映射(舉例而言,E-DCH-10ms及E-DCH-2ms映射)對於目前的環境是更適當的。由於多重映射在RNC消耗資源(昂貴的記憶體)且RNC希望限制每一使用者設備的映射數目,所以,映射受限制。而且,多重設備在使用者設備消耗資源,因而希望限制使用者設備處可取得的映射數目。RNC將典型地使用RRC RB重配置以改變映射的結合。在極端實施中,RNC可以僅具有一映射且此方式允許基地台改變不支援多重映射之使用者設備的傳輸通道。但是,由於RNC要求RRC RB重配置,所以,此改變比層1指令執行的改變還慢。因此,基地台請求RNC增加或移除用於使用者設備的映射。也將瞭解,可以對下行以及上行通道,執行多重映射。而且,將瞭解,在其它RRC狀態中,也執行多重映射。
雖然下述實施例將cell_FACH說明成RRC狀態實例,但是,將瞭解,在其它狀態中也可以使用此方式。而且,雖然下述實例將基地台標示說明成觸發機制,但是,可以相等地執行使用者設備觸發。 實例1
圖3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無線電信網路之內的操作實例。提供二基地台NB1及NB2,它們提供細胞300、310。使用者設備40提供在細胞300與310之間。本實例假定所示的使用者設備40是處於cell_FACH狀態(未顯示處於其它連結狀態的使用者設備以簡化說明)。每一使用者設備40配置成支援多重映射,例如上述圖2中所示的多重映射。映射可以被預配置成部份RRC連結程序。
基地台NB1遭受阻塞,以致於其已切換某些使用者設備40以將它們的邏輯通道映射至圖3中的R所標示之RACH傳輸通道;其餘的是使它們的邏輯通道映射至圖3中的E所標示之E-DCH通道。
使用者設備320的組從細胞300移至細胞310(舉例而言,它們是在火車上或是在巴士中)且此組使用者設備320現在由基地台NB2支援。這將釋放基地台NB1處的資源,並減輕其阻塞。因此,基地台NB1決定使用E-DCH(2ms TTI或10ms TTI)對於細胞300之內其餘的cell_FACH狀態使用者設備是更有效率的,因此,將HS-SCCH次序傳送至使用者設備40,使用者設備40使它們的邏輯通道的映射至RACH傳輸通道,以便現在地替地切換它們的邏輯通道的映射至圖3中的E’標示之E-DCH傳輸通道。
因此,可見每一基地台將邏輯通道映射至不同的傳輸通道,以最佳地使用資源及提供良好服務給使用者設備。可以在使用者設備與基地台之間直接地實施這些改變,不需要來自RNC的插入或是依賴RNC。 實例2
圖4A顯示使用者設備40,使用者設備40使預配置的雙傳輸通道映射至RACH或E-DCH-2ms。這是說,使用者設備被預配置以將其邏輯通道映射至這二個傳輸通道中之任一者。
如圖5所示,使用者設備40在由基地台NB3支援的細胞500之內。使用者設備40接近基地台NB3,其最初被配置成使用E-DCH-2ms來傳送,因此,其邏輯通道映射至此傳輸通道。
如圖5所示,使用者設備40開始進一步移離基地台NB3,以及移出E-DCH-2ms傳輸提供的涵蓋區的範圍。隨著使用者設備40進一步移離基地台NB3,使用E-DCH-2ms的涵蓋變差。
如圖6所示,在步驟S10,從使用者設備40傳送至基地台NB3的排程器資訊中,基地台NB3偵測到此使用者設備40較適合在E-DCH-10ms中操作,使用E-DCH-10ms傳輸通道。相較於使用E-DCH-2ms的傳輸,使用E-DCH-10ms傳輸具有延長的範圍。但是,用於此使用者設備40的預配置映射未包含E-DCH-10ms傳輸通道。取代地,僅有目前的選項是將邏輯通道再映射至RACH傳輸通道。切換使用者設備40以在RACH中操作將增進涵蓋,但是,由於使用者設備一次僅傳送一RACH傳輸且在RACH上沒有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保護,所以,會造成傳送經常地中斷。
因此,在步驟S20,在使用者設備40移出E-DCH-2ms涵蓋區之前,基地台NB3請求RNC改變用於使用者設備40的映射組合。
在步驟S30,RNC傳送RRC RB重配置訊息給使用者設備40以改變其映射至圖4b中所示的使用者設備40,以致於使用者設備40現在將其邏輯通道映射至E-DCH-2ms或E-DCH-10ms。
在步驟S40,使用者設備40傳送RRC RB重配置確認訊息給RNC,以及,在步驟S50,RNC傳送改變RB映射確認訊息給基地台NB3。
使用者設備40接著又移出E-DCH-2ms涵蓋區,在步驟S60,基地台NB3傳送HS-SCCH次序給使用者設備40,而促使使用者設備40將其邏輯通道再映射至E-DCH-10ms。因此,使用者設備40繼續不中斷地傳送其交通。
在步驟S70,使用者設備40傳送確認再映射之確認給基地台NB3。
在步驟S80,基地台NB3接著將改變通知RNC,以及,RNC重設RLC及MAC實體。將瞭解,RNC能夠藉由監視無線電載送而偵測映射本身的改變。
除了上述實施例之外,將瞭解除了傳送HS-SCCH次序之外,可以使用其它層1或層2訊息。此外,使用者設備可以將它們的邏輯通道再映射至不同的上行傳輸通道,以反應於邏輯通道映射至下行傳輸通道之改變。舉例而言,下行通道的改變造成例如上行通道等反向通道上對應的映射改變。但是,將瞭解,上行及下行通道上的映射可以是不對稱的。而且,將瞭解,多個不同的映射可以提供給用於使用者設備的不同傳輸狀態。
將瞭解,此方式藉由重映射邏輯通道至不同的傳輸通道而允許基地台快速地改變上行或下行中的使用者設備資源,藉以允許快速回應資源狀態的改變。此方式允許基地台執行的改變比可能經由RNC而使用傳統的RRC RB重配置之改變更快。此外,基地台最佳地設置以執行此重映射,如同知道其資源的狀態一般。此方式藉由便於快速及彈性使用資源,對於在cell_FACH狀態中操作的使用者設備特別有用,雖然,此技術可以容易地應用至其它狀態。
如上所述,當交通通道切換發生時,RLC及MAC層也需要被重設。將瞭解,由於預配置成在不同映射上操作且RNC因而執行這些重設,所以,RNC能夠偵測傳輸通道改變(舉例而言,RACH至E-DCH)。或者,當映射改變發生時,基地台明確地向RNC標示,以致於RNC執行這些重設。
習於此技藝者將瞭解,各種上述方法的步驟可以由程式化的電腦執行。此處,某些實施例也要涵蓋程式儲存裝置,例如數位資料儲存媒體,它們是可由機器或電腦讀取的且有機器可執行的或電腦可執行的指令程式編碼於其中,其中,該指令執行該複數個上述方法的某些或所有步驟。舉例而言,程式儲存裝置可為數位記憶體、例如磁碟及磁帶等磁性儲存媒體、硬碟機、或光學可讀取的數位資料儲存媒體。這些實施例也是要涵蓋程式化以執行上述方法的該複數步驟之電腦。
經由使用專用硬體以及能夠配合適當軟體以執行軟體的硬體,以提供圖式中所示的包含標示為「處理器」或「邏輯」等任何功能方塊圖的各種元件的功能。當由處理器提供時,功能可以由單一專用處理器、單一共用處理器、或是複數個各別處理器(其中某些處理器可以被共用)提供。此外,明確的使用「處理器」或「控制器」或「邏輯」等詞不應被解釋為專指能夠執行軟體的硬體,而是可以隱含地包含但不限於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硬體、網路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用於儲存軟體的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非揮發性儲存器。也包含傳統的及/或客製的其它硬體。類似地,圖式中所示的任何開關僅是概念性的。它們的功能可以經由程式邏輯的操作、經由專用邏輯、經由程式控制及專用邏輯的互動、或是甚至是手動的來執行,從上下文中可以更具體地瞭解可由實施者選取的特定技術。
習於此技藝者應瞭解,此處的任何方塊圖代表具體實施本發明的原理之說明的電路之概念視圖。類似地,將瞭解任何流程圖、流程視圖、狀態轉換圖、擬碼、等等代表在電腦可讀取的媒體中實質上代表的各種處理,且不論是否明確地顯示電腦或處理器,這些處理都可以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
說明及圖式僅顯示本發明的原理,因此將瞭解,習於此技藝者能夠設計此處雖未明確地說明或顯示但具體實施本發明的原理及包含在其精神及範圍之內的各式各樣的配置。此外,所有此處說明的實例係原理上表達成僅為了教示,以幫助讀者瞭解本發明的原理及發明人所貢獻之推進此技藝的概念,且應被解譯成不限於這些具體說明的實例及條件。此外,此處說明原理之發明的所有陳述、態樣、及實施例、以及其特定實例是要包涵其均等範圍。
3‧‧‧層
10‧‧‧無線電信網路
20‧‧‧基地台
30‧‧‧服務區
40‧‧‧使用者設備
60‧‧‧回載通訊鏈路
65‧‧‧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300‧‧‧細胞
310‧‧‧細胞
500‧‧‧細胞
現在將參考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顯示cell_FACH狀態中的單一映射;圖2顯示cell_FACH狀態中的多重映射;圖3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無線電信網路之內的操作實例;圖4A及4B顯示具有預配置的雙傳輸通道映射之使用者設備;圖5顯示細胞之內的使用者設備;圖6顯示當結合預配置映射及再映射傳輸通道時的發訊實例;以及圖7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電信網路的主元件。
权利要求:
Claims (15)
[1] 一種配置無線電信網路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載送的傳輸之方法,該方法包括:預配置該使用者設備以支援該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該複數個傳輸通道與該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該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該邏輯通道提供要由該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該訊息係標示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之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該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再映射步驟包括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標示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層1及層2訊息中之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再映射步驟包括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上傳送之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第一方向上的通訊,以及,該再映射步驟包括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該基地台與經由對應於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之複數個相對立的傳輸通道中之一的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輸的訊息,該複數個相對立傳輸通道支援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第二方向上的通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又包括調整步驟,調整該使用者設備的預配置,以支援被調整的該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該被調整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該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載送與該複數個傳輸通道在介於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間的第一方向上支援傳輸,該方法包含再映射步驟,將介於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間的第二方向上透過複數個對立的傳輸通道支援傳輸之介於該基地台與該該使用者設備間的對立無線電載送上之對立邏輯通道再映射至對應於該複數個傳輸通道的該不同之一的該複數個對立傳輸通道不同之一對立傳輸通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再映射的步驟包括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來自該使用者設備的資訊,根據來自該使用者設備的該資訊,決定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提供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增進的傳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層1訊息包括在擷取標示器通道、增強專用通道的絕對授權通道及增強專用通道的相對授權通道中至少之一上傳送的訊息以及高速共用控制通道次序中至少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具有不同傳輸時間間隔、不同標頭壓縮、不同編碼及不同資料封包大小中至少之一的傳輸通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隨機存取通道及增強專用通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傳輸通道包括由不同特徵配置的增強專用通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包括預配置該使用者設備之步驟以支援用於複數個通訊狀態中每一狀態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
[13] 一種基地台,可以操作以配置無線電信網路之無線電載送上與使用者設備之傳輸,該基地台包括: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該使用者設備以支援該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該複數個傳輸通道與該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該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該邏輯通道提供要由該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該訊息標示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該傳輸。
[14] 一種使用者設備,可以操作以配置無線電信網路之無線電載送上與基地台之傳輸,該使用者設備包括:預配置邏輯,可操作以預配置該使用者設備以支援該無線電載送的複數個傳輸通道上的傳輸,該複數個傳輸通道與該使用者設備的通訊狀態相關連,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的每一傳輸通道可以與該無線電載送的邏輯通道相映射,該邏輯通道提供要由該傳輸通道傳輸的資訊;以及,再映射邏輯,可操作以將該邏輯通道再映射至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之不同的一傳輸通道,以反應於在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傳送的訊息,該訊息標示該複數個傳輸通道中該不同的一傳輸通道被用以支援該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該傳輸。
[15]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在電腦上執行時,可操作以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的方法步驟。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52618B|2016-10-01|配置傳輸
KR101117862B1|2012-03-21|개선된 cell fach 상태에 있는 동안의 셀 재선택/업데이트
JP4505021B2|2010-07-14|アップリンクサービスのための伝送チャンネルを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ー領域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EP2549821B1|2014-10-01|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KR101452241B1|2014-10-22|무선 송수신 유닛-특유의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RU2718431C1|2020-04-02|Способ D2D-связи и D2D-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00059804A1|2020-02-20|Resource controller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790272B1|2017-10-26|이중 연결 네트워크
WO2014162203A2|2014-10-09|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KR20120125516A|2012-11-15|타겟 셀 사전-구성을 가진 노드 b 간 서빙 hs-dsch 셀 변화 및 이용자 장비로의 대안적인 구성 정보의 시그널링
EP2451238B1|2015-01-07|Control message encoding
TWI519179B|2016-01-21|共同通道取得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RU2014108861A|2015-09-20|
EP2557870B1|2020-07-08|
EP2557870A1|2013-02-13|
RU2580836C2|2016-04-10|
CN108124316B|2021-06-25|
CN103718632B|2018-02-09|
CN108124316A|2018-06-05|
JP5826392B2|2015-12-02|
US10420075B2|2019-09-17|
US20150043442A1|2015-02-12|
KR101565264B1|2015-11-02|
BR112014002992A2|2017-03-01|
KR20140054199A|2014-05-08|
CN103718632A|2014-04-09|
JP2014525216A|2014-09-25|
TWI552618B|2016-10-01|
WO2013020651A1|2013-02-1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6002689A|1996-11-22|1999-12-14|Sprint Communications Co. L.P.|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a lo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SE9702271D0|1997-06-13|1997-06-13|Ericsson Telefon Ab L M|Återanvändning av fysisk kontrollkanal i ett distribuerat cellulär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0323770B1|1999-03-08|2002-02-19|서평원|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채널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US6850540B1|1999-10-28|2005-02-01|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364834A|2000-01-14|2009-02-11|交互数字技术公司|一种码分多址通信设备和用于该设备的方法|
KR100802618B1|2001-07-07|2008-02-13|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동국 식별자 설정방법 및 장치|
US7397790B2|2002-05-29|2008-07-08|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Packet switched connections using dedicated channels|
US20060223532A1|2003-04-03|2006-10-05|Sheng Liu|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93360B2|2003-05-12|2009-09-22|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60032B2|2003-08-08|2010-12-28|Qualcomm Incorporated|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running application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5065102A|2003-08-19|2005-03-10|Keio Gijuku|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アドホックシステム|
CA2535460C|2003-08-21|2013-10-01|Aware, Inc.|Nonlinear device detection|
JP4214865B2|2003-08-27|2009-01-28|日本電気株式会社|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DE10345220B4|2003-09-29|2012-02-16|Infineon Technologies Ag|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ES2637000T3|2004-06-21|2017-10-10|Sisvel International S.A.|Método de recuperación para conexión de señalización perdida con HSDPA/DPCH fraccionario|
KR100933156B1|2004-08-12|2009-12-21|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업링크 서비스를 위한 전송 채널들을 이용한 핸드오프 지역에서의 업링크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1776780B1|2004-08-12|2015-10-21|LG Electronics Inc.|Reception in dedicated servi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2005005251A1|2005-02-04|2006-08-10|Infineon Technologies Ag|Datensicherungsschicht-Protokolleinheit, Mobilfunk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bbilden von mittels einer Mobilfunkeinrichtung zu übertragenden Daten von mindestens einem logischen Kanal und von zu übertragenden Kontrolldaten auf mindestens einen Transportkanal|
EP1689130A1|2005-02-07|2006-08-09|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for settling an error in a radio link control|
GB2427097B|2005-05-03|2007-03-21|Ipwireles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ling information|
DE202005021930U1|2005-08-01|2011-08-08|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Faseroptische Auskoppelkabel und vorverbundene Baugruppen mit Toning-Teilen|
KR101086775B1|2005-09-22|2011-11-25|리서치 인 모션 리미티드|통신 방법|
JPWO2007043098A1|2005-09-30|2009-04-16|三菱電機株式会社|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00440761C|2005-11-03|2008-12-0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共享信息信道的上行同步配置及处理方法|
US7680082B2|2005-11-29|2010-03-16|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Cell selection in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005697A|2006-01-18|2007-07-25|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种快速呼叫建立中空中接口消息传送方法|
GB0608753D0|2006-05-03|2006-06-14|Nokia Corp|User equipment|
US8515478B2|2006-12-18|2013-08-20|Qualcomm Incorporated|Fast state transition for a UE with reconfiguration over paging|
WO2008082207A1|2006-12-29|2008-07-10|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Method of efficient state transition in enhanced cell fach|
KR101364829B1|2007-01-09|2014-02-19|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상향공통채널을 통한채널품질정보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US8594717B2|2007-01-22|2013-11-26|Blackberry Limi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upported transmiss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s|
CN101360271B|2007-08-01|2015-05-27|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路域业务数据的无线承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23683B1|2007-08-09|2011-05-18|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t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043391A1|2007-09-25|2009-04-01|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Omitting UE ID on an enhanced RACH process|
KR101729252B1|2007-09-28|2017-04-21|시그널 트러스트 포 와이어리스 이노베이션|강화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에서 메세지의 송신을 종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67455B2|2007-10-01|2014-10-21|Qualcomm Incorporated|Enhanced uplink for inactive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91177A|2007-10-08|2010-08-18|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이전에 사용된 구성을 사용하여 전용 업링크 자원으로의 신속한 액세스|
WO2009055577A1|2007-10-25|2009-04-30|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Selec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contention-based access in wireless systems|
PL2208383T3|2007-10-25|2021-06-28|Signal Trust For Wireless Innovation|Sposób, urządzenia i układ do zarządzania i ustawiania zasobów ulepszonego MAC-e/es|
TWI474662B|2007-10-25|2015-02-21|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無線通信競爭式存取中控制上鏈反饋資訊方法及裝置|
US20090109912A1|2007-10-25|2009-04-30|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allocation of uplink channel resources|
KR101452482B1|2007-11-29|2014-10-2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복수의 전송채널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ES2433208T3|2008-01-04|2013-12-09|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é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una transición de estado de WTRU con RACH mejorado en sistemas HSPA|
EP2086263B1|2008-02-01|2017-07-12|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load in cell_fach state|
KR20110095928A|2008-02-01|2011-08-25|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서빙 고속 다운링크 공유 채널 셀 변경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201871A1|2008-02-12|2009-08-13|Qualcomm, Incorporated|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hannel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I483632B|2008-03-21|2015-05-01|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執行服務hs-dsch胞元改變方法及裝置|
US20090247161A1|2008-03-21|2009-10-01|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of supporting cell reselection in an evolved hspa network|
US20090268707A1|2008-04-25|2009-10-29|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to implem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US20090307554A1|2008-04-25|2009-12-10|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performing a bundled transmission|
WO2010016255A1|2008-08-06|2010-02-11|シャープ株式会社|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1178686B1|2008-08-08|2012-08-30|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서빙 고속 다운링크 공유 채널 셀 변경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201536087A|2008-09-15|2015-09-16|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以貢用增強專用頻道資源在cell_fach狀態中共用控制頻道傳輸之控制方法及裝置|
JP5538802B2|2008-11-04|2014-07-02|三菱電機株式会社|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US20100260108A1|2009-04-13|2010-10-14|Qualcomm Incorporated|Setting up a reverse link data transmi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0125738A1|2009-04-28|2010-11-04|三菱電機株式会社|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22783A1|2009-05-22|2011-05-26|Qualcomm Incorporated|Transitioning a user equipment to a dedicated channel state during setup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98212B2|2009-05-22|2013-07-30|Qualcomm Incorporated|Setting up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36344B|2009-09-29|2015-05-2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逻辑信道与mac流的映射方法和系统|
US8638815B2|2010-01-08|2014-01-28|Blackberry Limi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73479B2|2010-02-05|2014-10-28|Qualcomm Incorporated|Assisted state transi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for delay sensitive application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64651A1|2010-04-30|2013-03-06|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for multiplexing data for multiple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channels|
CN103222328B|2010-10-01|2016-11-23|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移动终端、基站和其中的方法|
WO2012135627A1|2011-04-01|2012-10-04|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ulti-cell operation in non-cell_dch states|
US9591623B2|2011-04-04|2017-03-07|Qualcomm Incorporated|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oncurrent deployment of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by user equipment in a non-dedicated channel state|
US8751892B2|2011-08-09|2014-06-10|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2557870B1|2011-08-10|2020-07-08|Alcatel Lucent|Configuring transmissions|EP2557870B1|2011-08-10|2020-07-08|Alcatel Lucent|Configuring transmissions|
US9591618B2|2013-05-21|2017-03-07|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TTI switching|
CN105228263B|2014-06-30|2020-05-05|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JP6623802B2|2016-02-04|2019-12-25|ソニー株式会社|ユーザ端末、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KR102275560B1|2016-05-13|2021-07-12|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멀티캐리어 hsupa를 위한 tti 스위칭|
CN107770807A|2016-08-15|2018-03-06|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917279A1|2017-01-04|2021-12-01|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Access control for network slic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EP11360034.0A|EP2557870B1|2011-08-10|2011-08-10|Configuring transmissions|
[返回顶部]